「安養信託」規劃六重點
2025-02-16 劉兆安(大錢先生) 102

已退休的長青族大致都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方法執行財務分配管理,如果有一天無法依意願指示呢?財產如何繼續依照我們的想法來分配、管理、處分?
生活借鏡,有一天可能會是你我
媒體報導(今周刊916期),90餘歲的趙奶奶膝下無子,早年與趙爺爺在台北購置三、四棟不動產與店面,趙爺爺幾年前往生後,趙奶奶獨居在台北新店區。有錢就遭覬覦,竟有非親非故之人,將趙奶奶接走,幾經波折才尋獲,後因趙爺爺為榮民,趙奶奶就以榮眷方式安置榮民中心。
相關生活醫療費用,都由好友歐奶奶拿著存摺到郵局取款並支付,但畢竟歐奶奶年歲也大,並非長久之計,原本硬朗的趙奶奶後來摔倒及喝到假酒造成意識不清無法處理名下財產。每個人終究有老病之時,此刻到來又該如何照顧自己?幸好,在趙奶奶發生跌倒事件之前,就由好友替她安排「安養信託」,既能照護自己,也避免造成他人的負擔!
哪些長青族需要「安養信託」?
根據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105年8月公布的統計資料,台灣65歲以上高齡者將突破300萬人,並於2年內邁入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超過14%),預計115年比例超過20%,台灣將成為超高齡(super-aged)社會。在高齡化人口數量飛漲趨勢下,像趙奶奶遇到的退休安養照護問題,也將層出不窮!
哪些長青族會需要知道「安養信託」?
一、獨身者或單親者
如同趙奶奶的案例,人隨歲月風華老去後,無親人照顧,身上縱有再多財產,也無法依意願照顧自己。
二、擔心養老金不慎遭詐騙者
現今詐財技巧推陳出新,職涯環境單純的退休族群,一生辛苦工作累積的退休金,常淪為歹徒購買名車豪宅的款項。
三、子女移民國外或忙碌無法照護者
兒女因故未能承歡膝下,長者若有照顧需求又怕影響子女的生活現況,如有適合機構幫忙管理財產及照護父母,何樂不為?
四、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擔心失能或失智者
以上情形都可透過「安養信託」管理制度防患於未然,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除長青族外,頂客族、單身貴族、 保險中有購買長期照護險及殘扶險、家有身心障礙或受監護/輔助宣告者,都可運用「安養信託」照顧自己。
「 安養信託 」六要點
在信託的運用上,有六要點可以注意:
一、人
在信託關係中有委託人、受託人、監察人的安排,受託人一般以較具公信力之銀行業、會計師、律師為主,受託人主要任務是為受益人利益管理財產,監察人通常是委請值得信賴之親屬或社福機構擔任,察看受託人是否不負所托。
二、事
成立信託主要目的是照顧自己,安排自己生活費用、醫療及安養機構的支出,如果未來有財產傳承的考量,也可加上預立遺囑,避免親人未來對簿公堂。
三、時
信託中的支付費用除了每月固定的生活費及安養支出外,也包含不定期的疾病醫療費用考量,也應注意到受託人在委託人失能、失智時,是否有權管理信託財產。
四、地
安養信託中,通常是給付給安養機構或醫療機構的安排。
五、物
安養信託的財產目前大都以現金、保險金來安排,時下熱門的外幣保單是否可安排,也需詢問各銀行信託部門。
六、錢
信託的現金部分,通常是以存款或投資較保守穩健的價證券為主,可分次或一次進入信託專戶。受託人在簽約、管理信託財產、修約上都有相關費用規定,特別是各銀行為配合政府政策的推廣,對年滿55歲以上民眾簽訂「安養信託」的費用都有特別優惠。
對於以上六要點如能有初步掌握,在規劃考量上就必能更得心應手。
該一併考量的資產與傳承規劃
最後要提醒長青族的是,財務安排不光只是退休安養,在享受財務自由的同時,也該注意到未來的傳承規劃,如果可以在退休規劃一併考量財富傳承與維護,必定更能享有富足愉悅的「晚美人生」!
一、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包括內容、文字、圖片、聲音、影像、軟體等均為富又康所有或經各著作財產權人同意合法使用。
二、非經同意,禁止下載、複製、轉載等行為。